以前经常会有类似的新闻头条“赴港生仔”、“香港偷带奶粉”,这些都是人们众所周知的话题了,这些貌似也变成了一种风潮,影响着一大批内地群众的关注。
但真的有篇新闻报道过,中国著名的体操王子李宁很早就移民了香港,在谈及移民原因时,李宁说:“都是为了孩子读书”。像李宁这样的家长还有很多,为什么一个香港小岛能够吸引这么多的大陆父母,那边的教育到底好在哪里呢?
原因是有几种因素组成的:双语教育,中西文化融汇贯通;名校汇聚,全球认可。
报告统计了全球各国地区和平均教育支出,其中,中国香港排在第一位,平均教育支出高达132161美元,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。
现状与思考:
很多双飞儿童每天过关來香港接受教育,很多港漂子女周末去深圳接受学而思、绘画等課外补习和兴趣班。
內地经济发展越来越好,很多硬件設施已经超过香港,来香港就学的好处是什么?
來香港几乎都是个被动的选择,也从没认真思考过,香港一定比內地好吗?教育质量就一定高吗?
教育方面,小编姐姐是纯正的內地教育产物,从三年幼儿园,六年小学 ,三年初中,三年高中,三年本科,接受了整整“一条龙式服务”的中国教育,从识字到作文,从识数到统计,从听讲到研究,从品德到修养...
从生物意义的人转变为社会意义的人,我学会了很多,回想起小学时的教育目标:德智体美劳的五好学生,真的是一生的追求与实践。
教育局提出的全人教育目标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群、美、灵的学生,注重诚信、承担、关爱、坚毅的品质,以及批判、创意、沟通、协作、解难的能力,同时注重资讯科技和终身学习技能的培养。
与时俱进、国际化视野的政策引领,积极的投入与资源支持,加上千古不变的品德与能力培养,倡导两文三语教学及活学活用知识的教材编写,成就了香港教育的今天。
想清楚了这些,为了比赛拿奖,为了分数熬夜,的行为实在是本末倒置,而为了满足分数需求的各种培训实在是有违教育初衷。
学习,说到底,只是学会做一个社会人,做一个不断成长与自强的人。这与在哪儿上学,上不上名校无关,这与学校与家长的理念有关。
所以,到底哪里的教育更好呢?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在我看来,与你理念一致,认真执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。